-
2025-04-15202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这为新时代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
-
2025-04-07作者:臧峰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教授) 百余年来,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的中国共产党将人民作为执政的最大底气和最深厚的根基,始终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并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将以人民为中心贯穿治国理政全...
-
2025-03-31作者:徐艳玲(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研究员) “胸怀天下”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探索与奋斗的襟怀格局,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全球视野、世界情怀和国际担当。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胸怀天下”作为党百年来取得重要成就的宝贵历史经验,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必...
-
2025-03-24作者:汪斌(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大思政课”意在实现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促使思政课更富生命力、更具吸引力、更显引领力,这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围绕“大思政课”开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深化,并取得显著成就。与此同时,...
-
2025-03-1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体系化与学理化不仅是当前理论研究和阐释的要点与难点,也是推动理论迈向成熟的关键任务。相较于体系化,学理化更是亟须补齐的短板。如何运用学术语言阐述政治理念,借助学理明晰道义所在,对党的创新理论进行学理化阐释、...
-
2025-03-11作者:张牧云(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办好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2025年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强...
-
2025-03-06党建兴则事业兴,党建强则发展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党建来引领”,为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凝聚发展共识、激活创新动能、突破发展瓶颈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重要要求,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全面提高党的...
-
2025-02-17作者:蒋洪涛(广西医科大学工会副主席、副教授)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思政课教师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增强讲好思政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提高思政课育人实效。 注重内容供给,增强思政课建设内...
-
2025-01-13作者:聂福如(国家安全部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 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基础。巩固强化党对国家安全机关的绝对领导,必须始终坚持从思想上、精神上、文化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锻造一支坚定纯洁、让党放心、甘于奉献、能拼善赢的国安铁军,有力筑牢对党绝对忠诚的国安警魂。 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必...
-
2025-01-06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
-
2025-01-02作者: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擘画新时代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时,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这是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2月7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
-
2024-12-2412月19日至20日,第二十八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就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扎实做好高校党建工作作出部署。守正创新是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守的重大原则。...
-
2024-12-19作者:柏路(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制度安排,对于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兴盛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引领效力。提升教育强国思政引领力,是以教育之力固国家之本、强民族之基、育时代新人的战略思考和历史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
-
2024-12-09作者:阮东彪(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守正创新,聚焦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深化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着力增强学习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
-
2024-12-02作者:史宇鹏(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特约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以“拥抱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刚刚落下帷幕。在对数字未来的各项探讨中,人工智能无疑是热度最高的话题之一。作为目前最具颠覆性的技术...
-
2024-11-27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思政课建设作为教育事业的政治性、战略性、基础性建设,是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带来的新形势新任务,广大高校要充分发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的先导性作用,必须始终坚持马...
-
2024-11-2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决定一个人如何的是品行,决定一名党员如何的是党性。”为什么决定一名党员如何的是党性呢?因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没有党性这一基石,各个方面就立不住、立不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定会有艰难险阻,可能遇到风高浪急甚至惊涛...
-
2024-11-11作者: 刘 超,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
-
2024-11-07作者:杨文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教授);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教育改革是一个不断变革、创新和发展的过程。75年来,中国教育治理深化变革,探索出符合中国教育国情、针对中国实践问题、体现中国智慧的教育治理现代化模式、路径和经验。面向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坚持...
-
2024-10-28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与科技、人才共同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为人文赋能,人文为科技铸魂,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进行全面部署,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领域明确提出“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