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

您的位置:首页 >合作交流>校企合作>社会服务>详细内容

培育新时代“新农人”,赋能乡村人才振兴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9-24 浏览次数: 【字体:

20244月,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被认定为东阳市农民教育培训实训基地,根据 《东阳市2024年度农民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高素质乡村“新农人”队伍,学校在东阳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农业技术与管理培训,让更多“新农人”变“兴农人”,赋能乡村人才振兴。

f9d7d0334cef41908fdb437c1b768542.png

 

加强组织管理,科学合理安排

学校成立由校领导、继续教育学院统一管理的项目培训团队,制定培训制度、教学计划和培训方案,根据培训需求,应熟悉农民培训特点,选派精干的师资,严格按照东阳市农业农村局的要求组织开展培训工作,对培训的组织管理、培训模式、培训体系、平台建设、跟踪服务等环节进行优化创新。根据东阳农业产业发展特点,以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种养大户、农创客、村干部等为培养对象,重点开展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种养加能手技能培训、农村创新创业培养、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等方面培训。严格考勤管理,开展小组学习、班级微信群、学员参与管理模式。逐班次建立真实、完整和规范的培训档案,做好学员信息采集报送和培训后跟踪服务、整体考核管理工作,建立起规范有序有效的培训工作运行机制,确保培训质量。

a7d812c2f0104914be60b144dff5bd6a.png

 

优化培训内容,提升培育实效

培训团队为了充分解东阳市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和东阳市农民当前的迫切需求,深入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等组织,通过座谈、走访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培训需求调查摸底。培训类型主要包括种植类、养殖类、农业安全、乡村产业、乡村管理服务等,培训内容涵盖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管理方法和农业农村法律法规等,采取“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的模式,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小院等阵地,积极打造田间“实境课堂”,让课程更有参与性和互动性,学员学起来也更直观、更轻松。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优秀农村创业带头人进行授课,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和交流互动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东阳市“新农人”经营管理和创业就业能力。

e2766edcc98e47b6b55e8be96d8f6a97.png

 

塑造培训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学校立足东阳市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以“党建+育人”模式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为抓手,创建“乡间讲师团”、 “‘教’进村社情系‘夕阳’”等培训品牌。实施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深入开展农民素质提升和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培育工程,整合产教政企育人优势,打造多主体联动育人的生态。

dd810923b438466b9b752f6571609a5b.png

 

学校依托新生代学历技能研学基地(省示范性继续教育基地),让“研用”功能与“产学”需求有效对接,实现应用型平台与“新农人”培育双向赋能。运用数字集成平台,所有培训农村实用人才的合格人员须全部录入浙江省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在学校的精心组织下,培训的学员参与评价率达97%,对培训效果满意度达到了98%,学员纷纷表示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俗易懂,学到了农业种植实用技术与管理方法。


终审:科研处管理员
【打印正文】